首  页 集团概况 集团新闻 教育科研
园丁风采 班级网站 园务管理 网站地图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机关幼教集团>>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文章内容
立体式推进 互动中提高──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几点体会
发布时间:2009-09-1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webmaster

立体式推进 互动中提高──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几点体会 
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刘  尧

    如今,家园合作已经成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和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并逐渐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家庭接受和幼儿园普遍实践着,成为一股促进幼儿发展的强大合力。众所周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影响着幼儿及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而合力的强弱则完全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合作程度,两者之间的和谐程度,以及双方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当双方相互默契、协调时,家园互动则对幼儿发展和学前教育的推动力最大;反之,则事与愿违。

    幼儿园作为实施学前教育的专门机构,对于家园合作的程度和方向掌握着主动权,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在家长工作方面,掌握着决定权的幼儿园只有主动出击,实实在在从为幼儿服务出发,与家庭真诚牵手,才能真正实现家园合作的目标。我们把我园的尝试归结为两句话:“立体式推进,互动中提高”。所谓“立体式推进”,就是围绕贯彻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打破常规做法,在不同时段,从各个层面、多个角度,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来培育合作的氛围,创造合作的条件,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整体推进,努力构架出立体式的家园合作模式。 

    一、新形式,新思路

    我们首先认真总结原有的家园联系活动的优点和不足,结合新的形势和我园教师的特长,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启发全体教师创造性地思维,对家园联系活动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集思广益,从多个角度不断拓展活动的内容,创设合作的条件,并将活动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努力构建起立体式的家园合作模式,努力畅通多元的、开放的、深层的信息渠道,让家长对自己关心的实质性的问题有更深的了解。从幼儿园纵向管理层面上来看,我园有园级层面的家长委员会、大型庆祝娱乐活动、全园性的家教讲座、全园性的报刊宣传,给全体家长朋友的信等等;在级组层面,有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小班新生适应活动、大班毕业离园活动、春天踏青、小小书信寄深情活动、秋天郊游和合宿活动,等;在班级层面,有亲子活动、半日活动、家长会、客座教师、电话家访、主题活动介绍、幼儿成长档案,等等。

    二、 新内容、新价值   
    家长工作不仅要在形式上丰富,更要使内容实在,具有实践价值。为了确保每一项家长工作不是搭花架子,更不是空架子,我们将每一项工作的标准都细化,使每一位老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做到目标明确,过程清楚;在活动过程中组织有序,有条不紊;在活动结束后虚心征求、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幼儿、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园的半日开放活动对家长实行全方位展示,它对老师的要求相对较高,因为,从学习活动到生活活动,从教育活动的设计准备到组织开展,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呈现。因此,我们要求各班教师精心准备,并且在半日活动中增加说课和课后反思的环节,教师将活动组织的目标、过程的设计意图、活动中幼儿的反应情况以及自己对活动的反思,以比较专业的语言传递给家长。例如,在我园中班的综合活动《弯弯乐园》后,教师作了如下叙述:本次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操作一些富有变化的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从中融入歌唱活动,让幼儿体验歌唱、游戏的乐趣。该活动分为大蛇弯弯、小蛇弯弯、身体弯弯、大家变变四个环节,教师在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入了歌唱活动,让孩子用歌声唱出自己的成果,一方面增加了活动的情趣,另一方面提升了幼儿的经验,增强了活动的厚度和深度……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展开,给幼儿提供了操作和充分想象的空间,从孩子们的反映中,我们看到他们对活动充满了兴趣,而且想象之丰富、创造之美妙完全超出成人,让我们收获匪浅。应该说,此环节成为半日开放活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对家长来说,不仅让他们了解了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特点,而且从更深层次上了解了教师组织活动的理念和意义,进而端正了自己的教育观念,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对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化的语言表述在家长面前展现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再如,我们将每月《家园联系手册》作为家园沟通的心灵之桥,尽量以书信的方式与家长进行心灵的交流。孩子近期表现如何?虽然平时教师和家长也互有交代,但大都是口头的,一旦成为文字,家长将更为在意、上心。因此,我园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要求语言具体实在。如:手工独立完成了、孩子愿意开口说话了……这一点一滴,不但能折射出老师的爱心和细心,而且能让家长体会到孩子的进步。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教师要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如情绪、进餐、睡眠、饮水等问题,将孩子在园的表现一一记录下来,让家长及时了解。这样,既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又大大提高了家长与幼儿园配合的主动性。到了中班,要侧重于孩子的交往、认知、观察、兴趣和坚持性等方面的交流,以促进孩子的更快成长。大班时,则侧重于学习、行为习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协调、创造性探索等方面的交流。这样使《手册》填写体现出阶段性、针对性和发展性,使之促成家园双方的情感互动。三是多鼓励,少揭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多向家长汇报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不足则用委婉的语气、提希望的形式表述。这样的方法比较能够为家长接受,从而唤起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和培养信心四是具体指导,及时帮助。对家长的困惑,教师要及时分析,将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法贴在班级《家长园地》上,供更多家长阅读;将个性问题的参考意见粘贴在相关的《手册》上,与家长进行探讨。总之,赋予《家园联系手册》新的内容,让家长们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方法,他们的反馈信息内容丰富,有的能尝试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客观认识孩子的优缺点,有的还真诚地对幼儿园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更为认真、细致地观察孩子,引导孩子;最重要的是家园之间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使教育目标一致、方向一致,针对性强,更有效。
    所谓“互动中提高”,就是指幼儿园和教师以开放的姿态,真诚的心态主动出击,吸引家长,加强与家庭、家长的联系的力度、频率,促进家长和教师间的互动,做到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协同活动,以互动促进沟通,促进教师、家长、幼儿三方面的共同提高。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深切感受:按照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的目标,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为重点。但家长却凭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希望教师能给孩子上更多的课,学更多的儿歌、数学等,这样的认识落差往往会使幼儿园的许多有效探索、创新举措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通过经常性的家长参与和更多的双方互动来缩小双方的教育认识差距,使家长的期望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趋向一致。

    在实践中,我们从发展幼儿、服务幼儿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互动性较强的家园共育活动,如客座教师、小小书信寄深情活动和亲子活动,等等,试图通过这些活动来促进互动,实现幼儿、教师、家长三方面的共同提高。但是,让家长主动参与和配合也并非易事,我们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我们的有效方法是: 
    一是尊重家长,加强引导。不同家庭、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点不同,其生活方式和处世方式也各有不同,作为教师要想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必须以尊重家长为起点,敞开胸怀真诚容纳和尊重家长的个性,尊重家长对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议权,千方百计听取家长对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态度和协同教育的诚心。我们教师在其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全面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规律,具备科学的育儿观、教育观等专业特长,带动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但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取得家长的认可和接受,也非易事,它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家长、尊重家长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常常以孩子为话题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通过教师科学而艺术的引导,逐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引导其支持并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二是精心设计,鼓励参与。以亲子活动为例,教师一要对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包括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材料的准备,应做到有思考、有构思;二要在活动之前应和孩子、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使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同时让家长认识到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以及最基本的要求和需做的准备,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欲望。通过两年的尝试,我们开展了几次较为成功的亲子活动,如季节亲子运动会,主题教育亲子活动(如橘园采橘)、节日亲子游戏活动(如快乐的端午节)和亲子种植活动,“热热闹闹过新年”亲子活动等等。

    三是把握原则,恰到好处。活动设计是一门艺术,活动组织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组织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家长,不能让活动成为家长的负担,因此必须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自愿性原则。家长个性不同,如果教师过分热情或要求太多,就可能引起家长的反感。二使适时性原则。家长有自己的工作时间,幼儿园开展活动最好是利用放学前一小时或者休假日,这样既可以保证家长参与活动,又可以免去家长向单位领导请假难之苦。三是互动性原则。这是最重要的。只有家长、幼儿、教师充分互动起来,才能保证活动更有价值,三方面更有收获。
    四是不断反思,循序渐进。每次活动过后的反思有助于教师跳出活动看活动,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活动过程中的得与失、成功与失败,用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来分析活动过程中的现象,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因此,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注重反思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言行,请幼儿讲讲活动中的感受,征求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获得的各方信息综合加以分析、论证,完善下次活动的方案和策略,在这样一次次活动、一次次的反思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驾驭活动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总之,幼儿园在家园联系活动中要勇于承担责任,将幼儿家庭看成是幼儿园和学前教育的伙伴,确立家长也是学前教育的主体的理念,坚持立体式推进、互动中提高的思路,全方位、多视角审视家园共育和家长工作的重要意义,解放思想,主动出击,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和载体,加强与家庭、家长的联系的力度、频率,形成家园间的良性互动。真正做到优势互补,整体推进,促进教师、家长、幼儿三方面的共同发展,促进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