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成长的档案 教师成长的足迹 要实现个别化教育,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发展的特殊规律,对其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形成观察€€€€评估€€€€目标€€€€教育€€€€观察的螺旋式循环发展的基本模式。“幼儿成长档案”在个别化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认识幼儿、研究幼儿、修正自我、改进自我的空间,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个体的有效载体,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制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制作,科学地使用成长档案,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双赢,共同发展。 一、 收集资料的过程为教师全面观察了解幼儿个体发展现状提供了机会 幼儿的成长档案的内容渐渐丰富起来,但我们又出现新的困惑: 各类作品和活动照片体现的大多数是幼儿比较显性的能力发展,很多的幼儿隐性能力、内在的变化,例如幼儿的情感、思维、各种意识等发展,怎样在成长档案中体现呢?我们感觉到要全面地体现幼儿的成长轨迹,除幼儿的作品和照片外,把观察记录纳入幼儿成长档案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师可以在作品旁边记录下作品产生的背景、教师对该作品的意见和幼儿自身对该作品的意见。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幼儿思考:你是如何创作这项作品的?你觉得有不满意的地方吗?以后想不想再修改?鼓励幼儿口述他的想法,并现场进行记录。教师还可以用精练简短的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意见,主要是回答以下问题:这项活动是由教师先开始的还是幼儿自发的?对幼儿来说,这是一项突破吗?这项作品是否代表幼儿在某一个特定结果或目标上有进步?这项作品是否显示幼儿能在新的情况下运用或是扩展已知的观念和技巧。教师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述力顿时为成长档案锦上添花,浏览时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个极富个性的鲜活的幼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三、分析信息的过程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促使教师审视自己的教育过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1.“幼儿成长档案”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 教师通过整体分析“幼儿成长档案”里储存的信息,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独特的思维特点、特长爱好、能力以及弱点等,因人而异地提出发展的目标,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来设计活动,激发幼儿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以往的集体教学中同一个教师使用同一本教材只能面对班里发展水平适中的一些幼儿,对其他幼儿只能降低要求或追赶学习的进度。我们在整理分析幼儿档案的基础上,结合班级的实际提出了:1、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及结构上的差异,分解教育目标确定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在使教育目标与幼儿整体发展水平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照顾了个别差异。2、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将集体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活动有机的结合,进行分序的指导。如:《能干的手》这一主题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集体活动《大手小手》,同时又分层次地创设了分组活动的环境,并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材料,照顾了每个幼儿的需要,促进了幼儿的个别化发展。再将幼儿的操作材料即学习成果纳入成长档案。教师通过分析信息€€设计活动€€开展活动€€收集、整理资料,客观地评价不同时间不同活动状态中的幼儿各类表现,从而掌握幼儿动态的发展信息,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正确的评价中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1.交流中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档案袋发放,使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幼儿的近期发展状况,及时教育孩子,使家园合作不再是一句空话。实践中,教师利用成长档案每隔一到两周与家长进行互通,使家长能从档案记录中及时了解幼儿的各个阶段表现,他们发现孩子的问题和有进步的地方能及时主动与教师沟通,商议对策,寻找最适合适宜的家庭教育方法。在获得成功的体验后,他们积极成为了幼儿档案的收集者。他们把孩子在家的对话、图画、手工,有趣的家庭逸事及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运用多种方法记录下来,并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阅读分析,及时捕捉孩子们感兴趣的“信息”,互动生成了新的活动主题。家长因为也参与了其中,所以他们经常会关心孩子们最近的学习情况,主动与教师交流。这跟以往配合幼儿园主题活动感到麻烦、不理解的情景,大相径庭。例:在小小运动会开展后,老师用为每个孩子搜集了活动的点滴资料:孩子的动作、语言、表情、结果、心情,用文字、图片、录象逐一记录在案,写上老师的点评和孩子的自我评价,并精心勾勒,装饰,在第一时间发放给家长。通过分析活动材料,家长及时了解到幼儿在园的活动信息,,观测幼儿的体能发展水平,体会幼儿的活动参与态度,教师对活动的看法。家长有疑问及时与教师沟通,更好地进行家园协调。 幼儿成长档案是幼儿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估。幼儿园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它改变了以往的评价以量化评价为主的模式,避免幼儿为接受既定的内容而学,重视教育过程中的不可测性和个别性。档案制作的目的,是把目光聚焦于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特长与成就,而不是从消极的观点出发,专门去发现孩子的问题、失败和缺点。它反映的是孩子的兴趣、态度以及活动中的努力、进步与成就,对幼儿个性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制作成长档案的过程是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过程,也是家园教育价值观统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育光靠教师的单个力量毕竟有限,它必须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串联起来,统筹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积聚家园智慧,为了幼儿的成长自觉融成一股合力,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全方位地提升自己,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