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集团概况 集团新闻 教育科研
园丁风采 班级网站 园务管理 网站地图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机关幼教集团>>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文章内容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师的职责
发布时间:2009-09-1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webmaster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师的职责
常州市武进机关幼儿园  居小云


    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致使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 。(注:郑晓边:《幼儿卫生保健的现状与展望》, 载《幼教园地》1996年第3期。)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儿童 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其所打下的烙印甚至会影响终生。维护与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幼儿教师、家长,以及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累积性。虽然,在幼儿阶段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较其他年龄为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心理上的失调或异常并不是无缘无故突然产生的,其根源大多在儿童的早期阶段。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他年龄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因为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较轻微,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一个人心理的终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资料指出,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1)小儿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 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 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 感、过度幻想等;(4 )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 (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学习上的问题。 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注:杜代章:《大力加强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载《 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属发育障碍和行为障碍,真正属于心理疾病范围的只占极少数。大多数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中,随着儿童的发育成长,往往会逐渐消失。另外,在有的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的调查报告中所列举的所谓儿童心理障碍或行为偏异,如情绪容易变化,离不开母亲,不愿去托儿所或幼儿园 ,怕陌生,在家里呆不住等则属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国外有研究发现:任何孩子在特定年龄都会发生行为问题。一般孩子每年约发生五、六个问题。正确的态度是,对幼儿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既要引起重视,又要避免盲目夸大。  
    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我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预防和发展,对象应该为全体幼儿。幼儿教师要发挥其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最重要也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我们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睡事事操心,弹唱跳画说样样要教,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尤其我国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社会的急剧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道德价值观念的矛盾与模糊,行为模式的多元化等等,无疑也会给我们幼儿教师的精神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使我们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应。国外早有研究指出,教 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的自我心理保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美国学者Witty指出 :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注:朱敬先:《健康心理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2年。)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有病态人格的幼儿教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儿童来。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偏执偏激,态度倨傲,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些幼儿拒上幼儿园常常是因为惧怕或不喜欢班上的教师。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为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对于幼儿教师而言 ,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因为这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第二、注意教师言行对幼儿人格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成为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往往没为许多幼儿教师意识到,他们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在幼儿园里采取斥责、惩罚、讥讽、冷漠的方法处理幼儿问题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其实,幼儿对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遭斥责、惩罚、讥讽的经历对幼儿 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训斥、讥讽、惩罚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幼儿的社会性退缩有的也是由于教师的不当言行造成的。我们还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形:教师提问A幼儿,A幼儿回答不了。老师问其他幼儿:谁能帮帮他。于是B 幼儿起来帮助A幼儿回答问题。老师表扬了B幼儿,B幼儿胜利地坐下 ,而A幼儿也失败地坐下。即使在这一大家认为是非常正确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因 素,因为B幼儿的成功是建立在A幼儿的失败上的,B幼儿的快乐是建立在A幼儿的痛苦上的。像这样的例子在幼儿园可说是举不胜举。这也说明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作深刻的反思,以免不经意中使儿童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 

    第三、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增加本来就负担繁重的幼儿教师的负担,而且让幼儿教师在无任何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担任此项工作其结果也会适得其反。因此,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使之成为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我认为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即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这要求教师:   
    (1 )无条件地爱孩子 ,无论美亦或丑,无论聪明亦或愚钝。只有爱孩子,才能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保持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近感,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2)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幼儿。 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 ,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如抚摸、拥抱、拍 头等),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   

    (3)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主题教育活动中去。例如:情绪情感的教育《我们多能干》的主题活动,通过启发幼儿发觉自己的闪光点,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应急能力训练《我该怎么办》主题活动中,通过情景模拟学习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好办法,提高应急方面的心理能力;在意志品质培养活动《勇敢的小战士》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体会只有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 。    

    (4)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游戏活动中去。游戏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能发挥增效作用。在游戏中,幼儿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潜意识地促使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 
    (5)就是要支持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从成功中体验自己的力量、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对未来充满希望,会使人努力奋斗,不甘失败。让孩子充满希望,关键是环境的潜移默化。成人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抱乐观的态度,给孩子的个性发展以良好的影响。记得,我刚教中班时,有一名幼儿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她性格孤僻,几次的表现都是因为她的不自信,通过家访了解到她曾经是一个活泼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使她渐渐的变成这样,我于是决定把她列为我的重点教育的对象之一,因此,无论是在我的什么课上我都会主动的叫她,让她帮老师或小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她充分说话的机会和充足的时间,让性格开朗的其他小朋友与她游戏等等,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变了,变得喜欢和小朋友游戏了,变得能够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了,有时还会主动和我说“老师,我来发书吧……”  
    第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密切配合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与教育进行。如前文所列举的社会行为问题性格和情绪问题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其实都是社会化不足的表现。因此,要维护与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还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情绪教育。 让幼儿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冲突时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稳定,不轻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或者会合理宣泄消极情绪, 以保持健康的情绪。(2)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先生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谓人类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幼儿的人际关系虽然简单,但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的交往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养成合作性行为,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相反,缺乏甚至剥夺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会使儿童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种种障碍,产生各种行为问题。
    总之,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乃至整个家庭、整个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意义,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其重要性,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重任,用自己慈母般的爱心关爱、呵护每一个幼儿,做孩子的心理健康忠实维护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