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集团概况 集团新闻 教育科研
园丁风采 班级网站 园务管理 网站地图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机关幼教集团>>教育科研>>案例反思>>文章内容
一个明智的举措——谈满足教师创造的需要
发布时间:2007-09-2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刘尧
一个明智的举措——谈满足教师创造的需要
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刘尧
   面对幼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的市场化,各幼儿园必须不断出新招、创新意,才能吸引家长的眼球,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每到开学前,总是园领导最忙、最头疼的时候。每学期大大小小的活动安排,园领导都要周密思考、详尽安排。可这种安排无疑是一种给教师“喂饭吃”的做法,虽然省去了很多麻烦,但教师对活动开展的认识程度不够,参与热情不高,创造性也很难发挥,很多时候教师变成了“碗里的芋头”。
    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开创新局面,我园期初在班级管理上推出了一个新的举措——“创特色”,也就是改变原来由领导精心策划、安排部署各班活动的做法,要求各班根据班级幼儿特点、家长情况,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在班级内开展特色活动的尝试。我园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进行动员,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其步骤(各班先自行拟订活动方案,幼儿园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论证、审核,审核通过方可实施),并在会上宣布:每月的特色活动要进行观摩和评比,成绩将记录在教师的业务档案上,成绩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然后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在形成共识的情况下开始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班的班级状况悄然改变:有的班级生活常规越来越好,有的班级幼儿的绘画作品更生动,有的班级幼儿故事表演有声有色,有的班级家长工作更细致、深入,有的班级抓住中华文化的精髓,引导孩子去学习成语故事,学习古诗文,孩子们乐在其中,语言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想象力、表现力较强,有的班级将“十万个为什么”作为切入口,开展“我是小博士”活动,孩子们的知识面特别宽,质疑能力、提问能力特强,表现特别大胆。
    在各班的“特色交流会”上,教师们的经验得到互补、得到共享……
 
    管理理论的“人本”原理强调,在管理活动中,应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标,以不断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创造力为宗旨,从而取得管理的最佳效应。幼儿园的管理同样如此。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园领导能否激励教师的需要、动机和行为,是幼儿园各项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在本案例中,我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创特色”活动,满足了教师自我实现和创造的需要,有效地激励了教师积极进取的行为,推动了全园教学工作的开展。
    首先,“创特色”活动给各班教师以充分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展现业务能力的机会,使她们的内驱力得以发挥。过去的“园长要我做”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做”。教师的内心沸腾了,思想活跃了,她们的能力也通过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二,“创特色”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原本在班级工作上“闷头干”或“跟着感觉走”的教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原来“有特长无用”的观念突破了,有的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了源动力,找到了自己兴趣的结合点,组织起各项活动便更投入,更用心了。
    第三,“创特色”活动推动了我园教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开展特色活动,教师们对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幼儿的家庭状况进行梳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平常教师谈起来就头疼的“教科研”,不知不觉中成了大家的自觉行为。
第四,“创特色”活动使教师增强了协作意识。在幼儿园的管理中,教师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者,她们肩负重任。她们懂得,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巨大的。在每月的特色工作汇报中,她们群策群力,相互提醒,相互帮助,使各班在特色活动基础上,各项工作得到均衡发展。
   “创特色”活动将在我园持续下去,回顾这段历程,我感觉这确实是园本教研过程中的明智举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