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开 满 园 春
-----------“头脑风暴”中的我们
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李晓芳
如果把武进机关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培训、成长园地比作一座花园的话,那每一种培训方式就好比是开放着的朵朵灿烂夺目的花:师徒帮带之花温馨甜蜜;专家指导之花激情满怀;一课三研之花流光溢彩;集智备课璀璨夺目;“头脑风暴”之花更是回味无穷……教师们踏着一条曲折的花路前行,虽然有些蹒跚,有时甚至跌倒,但因为呼吸着花的芬芳,汲取着蜜的琼浆,一天天,我们的步履渐渐坚实,我们逐渐羽满翼丰,我们感受到充满希望与成长的喜悦。花开满园春,我撷取其中的“风暴之花”与大家分享:她是如何绽放的?她的魅力又如何呢?
所谓“头脑风暴”,就是让参与者在活动中能迅速分享看法,生成观点的方法。参与者根据特定议题自由地、快速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大家在分享观点的同时,思想产生碰撞和交锋,形成新的观念。这将对参与者的大脑产生强烈的“震荡”,促进大家积极地分析,引发有效的思考,从而对参与者的观念、学习方式等的更新和改变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未雨绸缪——充分的准备孕育花蕾。
1、主题的确定。当我们想尝试开展“头脑风暴”这种培训方式时,首先考虑到这种参与式培训方式是我们没有正式接触过的,要让每个教师都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我们必须与教师进行谈话,深入了解她们工作中的困惑和急于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在我园的两个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们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比较多,十分有必要开展一种有效的、参与面比较广的活动,让每个人在活动中经受一次“头脑风暴”式的洗礼,对某些问题进行聚焦,解决那些存在的看上去似乎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了解,教师们普遍感到:提问是开展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种手段。因此,如何使自己的提问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进行问题的预设?如何有效回应孩子们在活动中复杂多变的情况?问题的种类繁多,如何有效地运用?……收集教师的疑点和困惑,我们将“头脑风暴”的主题锁定为:集体活动中提问预设与教师的有效回应。这是教师们目前最关心、最迫切想讨论和进行思想交流的问题。主题的科学确定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实施活动前的沟通,明确要求。
A、将主题公布,并进行会场布置,营造良好的活动气氛。
B、鼓励教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梳理与主题相关的经验、教训、困惑和构想。可以阅读资料,使自己的观点更鲜明、更有价值。
C、明确每个教师都要参与,而且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可以即兴发言,越富有创造性和拓展性越好。
D、参与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应该简短、直接,可举典型事例加以印证自己的观点。不要提供冗长的解释,以便让更多的人发表意见,在不同意见之间形成一股“风暴”或“震荡”。
E、每个参与者都要认真做好记录。为了提高记录的速度,可以快速记录发言者的关键词,给自己的快速反应提供支点,便于筛选、归类、排序等,使自己能够产生一些有新意的想法进一步讨论。
二、抛砖引玉——思想火花朵朵绽放。
一切准备就绪,每个人都怀着既激动又紧张的心情走进会议室。在主持人激情洋溢的开场白诱导下,教师们一个个踊跃发言:有关于提问预设的两个立足点问题的阐述;有对于不同类型问题认识的表述;有如何层层分解问题难度的经验展示;有就提问应具备的特征的论述;有关于提问的语言与非语言技巧的共享……教师们的发言固然精彩,但年轻教师似乎还沉浸在“听”的状态之中,发言的积极性明显不够,缺乏热情与勇敢、自信。这时,主持人及时给予鼓励,同时也布置了任务,强调活动的意义:通过活动,既能达到经验共享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更新观念的目的,也能为大家提供一个锻炼口才,训练思维,促进自我成长的平台,因此大家要勇于挑战自我,展现自己的风采。在接下来的几场“风暴”活动中,经验教师的语言更趋精炼,观点更加鲜明,表述各具风格:有的极富哲理,令人深思;有的诗情画意,回味绵长;有的质朴中肯,句句感怀。每个参与者全神贯注地倾听、记录、思考、争论……随着话题的不断展开,活动气氛越来越热烈,年轻人也坐不住了,她们情不自禁地投入进来。她们中也涌现出一批有思想、有主见的教师,她们从自己短暂的工作经历中找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培养小班孩子的提问意识?怎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处理孩子的跑题现象?如何恰当地穿插运用多种提问手段?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怎样提问,难道就体现在问题的难度不同上吗?……她们的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她们勇敢提问的态度不但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而且引发了大家的进一步讨论:艺术地提问、做好两道加减题、肢体语言在小班年龄运用的价值、有效捕捉有价值的问题方法……教师们畅所欲言,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完整和准确的描述,大家的思想在交锋中建立起联系,在解释中进行重组,在争论中逐渐统一。
事实上,主持人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要能“抛砖”,又要能“引玉”。当大家一味沉浸在“问题”中时,她及时巧妙地将大家的视线拉到“回应”上来,抓住一个教师的关于回应的几种方式的描述,将问题及时抛给大家“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运用强化手段的?”“我们需要强化孩子的什么?难道准确的答案就是我们强化的唯一内容吗?”“后续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后续?”……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不断争论,其中不乏妙语连珠,真知灼见,思维的火花不停绽放,令每个参与者惊喜万分。“头脑风暴”这种参与式活动真的很奇妙,当我们感受到不仅自己能够听到不同人的不同想法,而且自己的思维也会因为这些不同看法的刺激而变得异常活跃时,我们每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极大提高,情不自禁地就投身到一种奇妙的集体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一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观念得到明晰或修正;一些束手无策的尴尬得到技巧上的帮助;一些视而不见的现象得到科学的分析因此而茅塞顿开……
三、实践运用——让花期无限延长。
经过“头脑风暴”的洗礼,我们的头脑确实清醒了许多,但她的意义仅仅如此吗?只停留在口头展示的层面吗?绝对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在一课三研中,还是在课题研究的开放活动中;无论是在主题游戏的组织方案里,还是在新教师的汇报活动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新的思想、新的做法在闪现,也时常可以听到教师们在娴熟地运用“风暴”中的理论进行教案的商讨和修改。老教师们变得更加敬业了,因为建立了强烈的反思意识,她们对每一个教育活动的设计更加追求科学性和有效化,常常思考自己教育行为的背后是什么观念在支撑、正确与否;年轻教师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再也不是抱着只要埋头苦干,就一定有成果的想法了。她们变得爱学习、爱思考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变得敏锐和睿智,能有意识地灵活处理活动中发生的一些突发情况;即使是最含蓄、最胆小的新教师,也能在集体面前从容地说出自己的困惑或者心得。更重要的是,我们爱交流了,思维空间变得从未有过的广阔;在交流中我们常会有新创意、新点子,解决了工作中许多的难题和困难;真正明白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句名言,园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由此,我们相信,这朵“风暴”之花的花期一定很长很长……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头脑风暴”的优点确实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大家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在思想的相互碰撞中产生新的想法和顿悟;由于参与的面比较广,“头脑风暴”能促进参与者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有利于教育民主的提高;“头脑风暴”能改变参与者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头脑风暴”能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从而提高反思水平。总之,适当地开展这样的活动,有益于教师的快速成长,有益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使整个集体充满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