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 绿色网站建成使用中
  • 1222222222222222222222
  •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绿色幼儿园>>绿色动态>>文章内容
    小标记 大教育
    发布时间:2011-11-3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戚清波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可见优秀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的。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呢?我们认识到,习惯就是一种行为长期重复而形成的结果。在幼儿教育中,环境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环境是我们的第三位老师”,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不断重复的,效果是持久的、实在的。我们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进行标记创设,提供丰富的刺激和经验,让幼儿置身于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之中,获得各方面的积极暗示,最终形成良好习惯,提升能力。
    一、标记创设的全面性、科学性。
    全面性就是标记创设要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每一处环境,让孩子
    标记创设的科学性是指
    在实践中,首先我们全面挖掘生活场所、游戏场所、公共场所等每一个活动场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分析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隐性教育资源,创设适宜的标记让每一个角落都能和幼儿进行有效的对话,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一日生活密切结合。
    如:盥洗室——可以涉及“有序盥洗、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珍惜水资源”等多方面习惯的培养;午睡室——可以利用标记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理的习惯。如叠衣服的标记图示,入睡程序的图示:“放好枕头、铺被子、脱鞋子、脱叠裤子、脱叠衣服、躺进被窝”。这既可避免幼儿先脱衣裤再铺被子易受凉感冒的弊端,又让一向比较忙乱的入睡环节变得井然有序;玩具柜——可以贴上各种玩具的标记,让幼儿按照标记整齐收放玩具,养成自主收拾玩具的习惯;各个游戏区域——可以用标记来诠释活动规则和方法。比如阅读区,有“爱护书籍、不大声吵闹、一页一页地看书”等提示。手工区有“不乱扔废纸、使用剪刀注意安全”等提示;公共场所——如大型联合器械、玩沙池、楼梯等均有适宜的标记图示,以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其次标记制作的方法是否周全科学,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操作效果和习惯的形成,教师要仔细地考虑如何制作标记。比如对于区角操作材料,教师要先研究材料的使用方法,思考其中的使用要求后进行有效的标记制作。如拼图深受幼儿的喜爱,但是材料容易散乱,乱了就不能玩,必须有序收放。于是我们采取使用编号的方法,在柜子上、放小拼图的箩筐上、拼图底板上、每一块小拼图上均标上统一编号。这样,幼儿可以根据编号整理一些散落的拼图,保证了玩具能正常使用,也培养了自己收放玩具的习惯和能力。
    二、标记创设的诠释性、自主性。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是在理解规则、接受规则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只是一厢情愿地制定规则,不考虑幼儿的理解和接受情况,那么规则会形同虚设,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无处落实。因此,当创设一个新的标记后要进行诠释,要引导幼儿及时讨论:“那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做?”特别是“为什么要这么做?”要引导幼儿重点讨论,让幼儿对规则理解得更加深刻,从而自觉遵守。比如洗完手后,如果不把水洒在水池里,水滴在地砖上,地上会很滑,有安全隐患。于是教师请幼儿观察他们洗完手后的地面,请他们说说这样的地面会发生什么事。幼儿叽叽喳喳地说:“会滑跤,会摔破头的。”教师问:“那这么多的水从哪里来的呢?”幼儿一时愣住了,经过思考、讨论,知道了这水是从小朋友手上滴下来的。“那怎样不让水滴在地上呢?”这个问题又引发了大家的讨论。这个过程中,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给幼儿铺就一个台阶,幼儿经过层层推理后,深刻理解了“洗完手后要把水洒在水池里”的意义,也能自觉地遵守“一二三四五、小手甩甩干”这一标记提示了。
    随着幼儿的能力增强,可以让幼儿参与制定规则、制作标记的过程。这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加深幼儿对规则意义的理解,从而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可以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手工课,幼儿剪下的纸屑会满桌满地。我们就开展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讨论活动。我们一方面引导幼儿观察转着剪和直着剪的区别,幼儿发现转着剪可以减少纸屑,萌发转着剪纸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们在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个小筐,引导幼儿为其做上相应标记。于是幼儿在上面画上“转着剪纸”、“废纸入筐” 的标记。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又发现有的纸条太长了,小筐都放不下,怎么办呢?经过讨论,大家有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长纸条揉成团后放入小筐。于是小筐上又有了一个“球形”标记以提醒大家搓纸团。幼儿以自己设计的标记来提醒自己,规范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三、标记创设的适宜性、创新性。
    我们进行标记的创设时,形式不能搞“一刀切”,应考虑到各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采取有层次的、适宜的创设方式。
    对于小托班幼儿,标记的设计要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可以采取实物、照片、图画等形式。如玩具的标记可以采取实物,直接有效的提示幼儿如何归类整理;幼儿小便时易拥挤,可以张贴可爱的小脚印,让幼儿踩着脚印等待、站位,幼儿还觉得很有趣,乐意遵守规则;正确的洗手、漱口等方法,可以用真实情境再现的照片组图提示,幼儿对于同伴甚至是自己的照片提示非常感兴趣,乐于模仿,从而逐渐掌握正确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中大班幼儿识图能力渐强,对文字的兴趣渐浓,标记的形式可以用生动的图画加上简洁的文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也可以贴近社会生活。如为了提醒大班幼儿有序盥洗,可以拉一米线。这方法贴近实际生活,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意识。
    针对同一问题,教师还可以创新标记创设的形式,以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如:喝水对于健康有重要意义,可是许多幼儿喝水不主动,为此有的班级设置了“今天我喝水了吗?”的专栏:每人一只纸杯写上名字,用红、黄、蓝卡纸做成水滴型的饮水牌,分别代表上午、中午、下午,什么时侯喝了水就拿一张相应的饮水牌放在自己的杯子里;有的班级用简明易懂的图示配上儿歌提示幼儿:“吃完饼干喝点水,漱漱小嘴不蛀牙;起床以后喝点水,清清爽爽精神好;吃完点心喝点水,小嘴干净口不干;上课以后喝点水,开开心心来游戏。游戏以后喝点水,小嘴不干身体棒!记得随时喝水哦!”这些标记能直观地提醒幼儿及时喝水,有效增进了健康自护意识,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了有力的支撑点
    四、标记创设的家园共育性、榜样性。
    好的教育环境必须具备全面性、整体性的特点,需要家庭、幼儿园各方面因素的协调统一,需要家长和教师整体教育意识的确立。因此,我们除了在园巧抓标记教育,还积极向家长宣传这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收集家长有关幼儿家庭生活中的问题,指导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需要,进行标记的创设活动。比如,许多家长反应孩子在园会收拾玩具,在家却到处乱放。我们告诉家长:这其实不是孩子调皮,而是没有适宜的环境,他们不知道到底如何收拾。可以在玩具柜或玩具收纳箱上,做些标记来提示孩子分类有序摆放;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很多小朋友不容易掌握的,我们就做了正确刷牙的步骤图发放给家长,张贴在家中的盥洗室里,以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身教胜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家长的日常行为是幼儿成长初期最经常、最直接、最具有权威性的影响源。这里既有积极的教育,也可能有消极的影响和负面效应。因此,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应是以对自己更严格的要求为前提的。如:要求幼儿排队喝水不争抢,那教师自己喝水时也要遵守这项规则,而不是拥有特权可以随到随喝;要求幼儿收拾玩具、整理活动区域,教师也要配合相应的行动。同样家长也要遵守家中的、公共场所的标记提示。教师和家长要时时刻刻把自己处于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以自己的行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丰富的标记创设使环境的教育作用更加凸显。幼儿在解读这些视觉符号时,培养了阅读的敏感性,提升了理解能力,打开了眼界,提升了创造力;在自己遵循、自己检验是否遵守规则时,树立“规范为我,规范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规范意识,而这正是孩子进入社会,成为新时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小标记,大教育,这“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幼儿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幼儿现实生活本身对幼儿成长的价值,让幼儿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