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 绿色网站建成使用中
  • 1222222222222222222222
  •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绿色幼儿园>>绿色课程>>绿色课例>>文章内容
    武进区机关幼儿园《大树在唱歌》教案
    发布时间:2011-11-2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环境教育主题——

    中班语言活动:大树在唱歌(第一课时)

    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倾听、想象,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想法,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3.在思辨中提升经验,知道大树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活动准备:

    绘本《大树在唱歌》的PPT,音乐(风吹大树的沙沙声)

    活动过程:

    一、倾听大树的“唱歌声”,引入课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动听的歌声带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2.山丘上的一颗大树和你们一样,也喜欢唱歌,听——(播放音乐)

    3.听到大树的歌声你心里觉得怎么样?(只要风儿一吹,人们就可以在山丘上听到大树美妙的歌声,微风吹过,它就轻轻地哼唱;大风吹过,它就大声地吟唱。)

    (环节思考:用美妙的音乐让幼儿感受大树在唱歌,并让孩子讲一讲自己的感受,引发幼儿对大树的喜爱之情。)

    二、观察画面,感受大树歌声的美妙与神奇。

    1.瞧,这么美妙的歌声还有谁喜欢听?(动物、小花、野草、种子、村里的人)

    2.它的歌声不仅很优美,还很神奇呢!不信你瞧,这个孩子怎么了?(哭泣)听了大树的歌声它怎么样了?(哭泣的孩子听了,会开心地笑起来,真神奇!)

    3.这幅图上的人们怎么了?听了大树的歌声会怎样?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环节思考:用关键问题“美妙的歌声还有谁喜欢听”,引发幼儿对画面的观察,让孩子初步感知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同时让幼儿在情节发展的对比中感受到大树的歌声给大家带来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大树对大家的重要性。)

    三、倾听、讲述、思辨,知道爱护大树的重要性。

    教师讲述故事内容:有这么神奇的大树,在刮风的日子,村里的人都会来到山丘上,聆听大树的歌声。可是,有一天,村子里的人开始抱怨:“每次都要跑到山丘上,才能听到大树唱歌,太麻烦了!我真希望坐在家里,就能听到它的歌声。”

    提问:

    1.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村子里的人坐在家里,就能听到大树的歌声?

    2.村里的人们想到了什么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讲讲。

    3.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请幼儿两两交流,讨论)

    4.现在村里的人们怎么了,他们快乐吗?为什么?

    5.你想对村民说什么?

    6.就在人们沮丧的时候,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

    (环节思考: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通过问题“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村子里的人坐在家里就能听到大树的歌声?”引发幼儿的猜想,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村里人们的做法。并将“人们的做法”作为话题,给幼儿提供两两交流、讨论的机会,在讨论、思辨中强化对人们做法的批判认识,再来揭示结果——人们不快乐了,然后抛出开放性问题“你想对村民说什么”,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达到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四、结合生活,拓展经验,提升认识。

    1.我们也来帮村民们照顾这棵树,好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请你们用笔画一画吧。(鼓励幼儿用简笔画画出自己的想法,并两两交流)

    2.集体交流,分享想法。

    3.我们还可以将你们的话变成儿歌来说一说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随机整合:小树快长大,给你浇浇水,为你唱唱歌;给你拔拔草,陪你说说话;一起晒太阳,小树快长大!)

    4.瞧,在你们的帮助下,在村民的呵护下,小树苗慢慢地长成了一棵大树。只要风儿吹过,大树便会开始唱歌,大家又听到了充满幸福的歌声。你们觉得村民们之后还会砍树吗?为什么?

    (环节思考:本环节给孩子提供了参与照顾大树的机会,让幼儿想办法,并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想法,在两两交流、集体分享的基础上,教师将孩子的语言归整,变成凝练的儿歌,让孩子说一说,提升认识。最后让孩子讲讲“村民们还会砍树吗,为什么?”。结合孩子的回答,教师给予积极的鼓励,“你们真是一群环保小卫士!”“让我们把这些好的想法向更多的朋友宣传吧!”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效果及思考:

       本活动选择了《大树在唱歌》这一绘本作为载体,充分挖掘绘本情节曲折、构思奇特、画面生动的特点以及绘本蕴含的环境教育的价值,让孩子通过观察、猜测、讨论、思辨中,发展语言能力,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活动分为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旨在通过故事情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去感受、体会、表现和表达,使孩子的体会更加深刻。活动中孩子们被故事情景和画面深深吸引,他们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并能和故事中的角色一起感受,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强化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活动中教师能把握活动的主旨,站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去捕捉孩子发言的闪光点,推动课堂的动态生成,最后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整个活动效果较好。

     

     

     

    附故事:大树在唱歌

    很久以前,在一座山丘上住着一群小精灵,小精灵常常聚在一起,演奏美妙的音乐。小花和野草,甚至是土壤里的种子,都是听着这些音乐长大的。

    很多年以后,谁也不知道小精灵去了哪里。不过,山丘上出现了一棵大树,当它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把听到的音乐全都记住了,只要风儿一吹,人们就可以在山丘上听到它美妙的歌声,感受无限的幸福与满足。

    哭泣的孩子听了,会开心地笑起来。吵架的人听了,会平心静气,握手言和。悲伤的人听了,也会变得快乐起来。

    然而,终于有一天,村子里的人开始抱怨:每次都要跑到山丘上才能听到大树唱歌,太麻烦了,真希望坐在家里,就能听到它的歌声。

    于是村子里有学问的人都坐在一起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坐在家里,就能随时听到大树的歌声呢?

    大家讨论了好久,还做了一个试验:用火烧树枝,它也能发也同样的歌声。于是,人们就决定把这棵大树砍下来,每个人都分到一些树枝,大家都很开心。

    他们把树枝放进火炉里燃烧,屋子里就充满了美妙的歌声,温柔的、甜蜜的歌声里,还有一点点悲伤的感觉。

    村子里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听到歌声了,但是,树枝烧完了,歌声也停止了。村子里没有了歌声,人们渐渐变得不快乐,为了争夺树枝,他们又开始吵架了。但是,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听到大树唱歌了。大家终于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有人哭着说:我们竟然把大树烧光了,怎么办?

    这时,一个小男孩拿出一个小罐子说:我把分到的树枝插到了土里,你们看,它已经长出新芽了。我想把它种在山丘上,也许有一天,它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人们把这一棵小小的幼苗,种在山丘上,然后每天轮流照顾它。在大家的呵护下,小树苗慢慢地长成了一棵大树。

    只要风儿吹过,大树便会开始唱歌,大家听到歌声又充满了幸福的感觉,再也没有人想把大树砍下来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